由于无意中在电视台瞥到一眼《北平无战事》,便被紧凑的情节,文艺的质感所吸引,遂上网从头欣赏。现如今,要是谁还没看过《北平无战事》,出门跟人聊天,是不是都会觉得没有谈资?
个人认为,该剧有两点明显的特色的确优于大部分的同类型国产剧。
第一点,戏剧冲突,真实还原细节质感。
故事的绝大部分发生于1948年10月前的这3个月间,53集的篇幅,戏剧冲突激烈迸发于一夜般,完成了丰满复杂的人物刻画、错综复杂的情节架构,还有浓郁又风情的、以史为鉴的历史风味。作为群像剧,《北平无战事》的人物故事线索,逻辑思维精妙到纤毫毕现,又无比庞大。初看时实在是让我这样看惯了平实易懂国产剧的普通观众顿觉太过烧脑。
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渐渐发觉编剧对剧本的掌控力和历史的通晓着实令人惊叹。一件贪腐案,一场反腐巨变,政治的角力,的精细,时代的诗意与残酷,通通游刃有余,七年雕琢功力全显。有政治上明暗交织的博弈,有国民党内部少壮派和贪腐陈旧实力的斡旋,有民国时期学生们的西洋做派与开放思潮下的古风,也有君子之交与家国大爱,更有小家千丝万缕的儿女柔情……应有尽有,条条脉脉舒展缠绕,宛如一盘大棋。
然而,于我一个普通观剧者而言,故事开始的镜头和音质便有质感。特写多而稳,声画剪辑也非常用心,尤其崔中石在茶楼里听《月圆花好》眼神飘渺,歌声悠远飘忽,伴随歌声,以镜头语言营造出回忆的观感。然而当后期剧情发展,镜头对准被抓被打的师生,配的则是《荷塘月色》的诵读与凄幽的哼鸣,光这两点就超越了一般电视剧平铺直叙的类型化语言,更能把观众带入情境。这样的无言叙述,不胜枚举。更有诸如枪响,蝉鸣,花前月下,或激烈,或清幽,或温婉,配合演员的表演与镜头的长短,成就了该剧的镜头语言。
此外,精雕细琢还展现在各种细节上。大到北大清华,笕桥机场、方家洋房的取景,小到何其沧敲论文给司徒雷登的打字机、保密局王蒲忱划的火柴盒。据演员和编剧介绍,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电影厂留存的年代货。作为女观众,则最爱看剧中各种不同的制服,飞行大队、警察、军官、保密局的特务;银行职员的西装、学者的长衫、女子的旗袍,各有韵味。
第二点,人物特色鲜明,靡靡柔情,诗意浓郁。
剧中方步亭的夫人是程派青衣,嗓音唱腔及登样确有程派的风韵。崔中石的妻子叶碧玉是小囡,便絮絮叨叨吴侬软语。国府经济顾问何其沧念的是“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这样的风骨。追求信仰却游离于国共之间的青年学者梁经纶是幽幽念着“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饿着肚子的流亡学生是集体背诵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我看来,那样的年代正是如此的情志,三言两语,情怀尽露。台词及配乐亦均是情境得宜,一字一句,言之有味。千人千面,千角千相。
正是因为每个演员都演得好,导演拍得好,加之编剧的用心,观众才会这样买账。就连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建丰同志”也红了,记者采访后得知原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与配音吴凌云。同样地,剧本给每一位表演者预留了充足的发挥空间,镜头也不急着掠过,演员们的表演如滔滔江水,痛快地淹没了看剧的人。这样的编导演的阵容和力度,于当下的快餐经济,眼球经济而言,真真是难能可贵。所以,要看懂《北平无战事》需要的不只是智商,更是情商,要听懂那些话外音,明白那些说一半藏一半的意味。
《北平无战事》也带动了好多小热潮,比如串联全剧、柔柔软软的《月圆花好》,文艺青年大爱的文艺台词,民国时期的历史旧闻,方方面面的渲染,产生了一般浅薄的影视产品无法产生的涟漪效应。
正如我在另一份报纸上看到的评论所言,明月照人,唯历史与情怀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