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夏暑,柳垂蝉鸣,受徐君之邀随文聊聊有关企业信用管理之事,遂去懒而提笔。
友间谈论信用管理,必提应收账款,仿佛信用管理就是应收账款了,吾以为此有失偏颇。应收账款只是企业信用管理诸多方面之一,也只是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赊销(实质是借钱给客户)而产生的。
所谓信用就是相互之间的相信,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也可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可以是人与企业之间的。企业作为整合资源服务客户的组织形式,在经济活动中,必然会和各方交易对象发生经济往来,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以及企业员工等等。
从上游来看,企业采购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经营需求,希望供应商能保质保量按时交付货物或服务,这中间就存在企业对供应商服务能力的相信或者假设,虽然可以从结算方式来牵制或者劣后处理,但企业的直接需求是稳定供应,这就产生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信用关系,“相信或者假设供应商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先付款(预付款)和后付款(应付款)也是存在信用的延续。
从企业销售端来看,由于存在市场竞争,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不能实现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状态,或者是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周期比较长,如成套设备的制造和安装,结算收款和工作进度存在天然的周期时间,不是一个时点瞬间完成的。货物和服务的提供与款项的收付存在时空差异,便产生了所谓的赊销。“相信客户到期是会按时付款的”。
从企业内部来看,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和关系,所谓的劳动合同就是典型的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服务契约,形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用纽带。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善意地信任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员工在进入一家企业的时候,也是善意地信任企业是优秀的和可依靠的,可以为自己的成长和生活带来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用不仅仅基于契约,更多的是基于道德和社会伦理范畴。
因此,企业的信用管理是多方面的,管理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